咽鼓管息肉是什么病

分泌性中耳炎时常发生在孩子身上 , 去检查的时候大部分都会别告知咽鼓管长有息肉,受到阻碍 。那么,我们就具体的来了解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其实,想要做好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工作就要先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 。那么什么因素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呢?
分泌性中耳炎的六大病因
1、咽鼓管咽口受压阻塞:如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鼻咽部填塞物时间过长等,因直接堵塞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咽口的开放 。
2、头颈部放射治疗:头颈部放射治疗因鼻咽部及咽鼓管粘膜肿胀、局部静脉及淋巴回流障碍,致使管腔狭窄 , 亦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
【咽鼓管息肉是什么病】3、支配小儿咽鼓管开闭的肌肉:如腭帆张肌收缩无力,影响了咽鼓管的开放功能;加之小儿咽鼓管的软骨弹性差 , 当鼓室处于负压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易发生塌陷 。此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 。
4、上呼吸道感染: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 可认为本病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 。
5、咽鼓管粘膜水肿:变态反应可引起咽鼓管粘膜的水肿,导致咽鼓管阻塞,造成中耳负压 , 引起渗出或分泌机能亢进 。
6、急性中耳炎时抗生素使用不当:如剂量不足,疗程不够,或细菌对药物有抗药性等,使炎症迁延不愈 。此外,单纯依赖抗生素而忽视了鼓膜切开亦为产生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 。
分泌性中耳炎应该如何预防?
加强身体锻炼,防止感冒 。进行卫生教育,提高家长及教师对本病的认识,对10岁以下儿童定期行筛选性声导抗检测 。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 。
1、凡发生耳内堵塞感应及时寻找原因,及时排除,对疾病的恢复大有益处 。
2、鼻和鼻咽部的炎症波及咽鼓管阻塞时,则应及早使用1%麻黄素溶液滴鼻 , 使鼻腔粘膜收缩,咽鼓管通畅,新鲜空气进入中耳,使耳的渗出即时吸收 。
3、如有鼓膜穿孔者 , 禁止搏鼻及耳内滴药;以预防中耳感染 。
4、经医生指导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5、有鼓室内积液或积血者,应去医院进行治疗 。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一些病因和它的治疗预防方法,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对于此类疾病,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卫生教育 。积极培养孩子的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 普及孩子对耳朵的保护教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