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云深不知处在哪里,姑苏区有云深不知处吗


哪位魔道粉告诉我, 姑苏云深不知处, 云梦莲花坞, 到底在现在的哪?“云深不知处”这句话出自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
全诗为: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
白话译文:
【历史地理知识|云深不知处在哪里,姑苏区有云深不知处吗】苍松下, 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 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
他还对我说, 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山中云雾缭绕, 不知他行踪 。
赏析:
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 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 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 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 描绘得淋漓尽致 。
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 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 写寻访不遇, 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 。 全诗遣词通俗清丽, 言繁笔简, 情深意切, 白描无华, 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 。 隐者不详何人, 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 。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
诗人成就:贾岛, 人称一作浪仙, 曾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 人称贾长江 。 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 颇多寒苦之辞 。 以五律见长, 注意词句锤炼, 刻苦求工 。 与孟郊齐名, 有“郊寒岛瘦”之称 。 有《长江集》 。
参考资料:
云深不知处 。 句中的处的是什么意思?(1)原文如下: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  
(2)译文如下:
苍松下, 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 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
还指着高山说, 就在这座山中, 可是林深云密, 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
(3)赏析如下:
全诗只有二十字, 作为抒情诗, 却有环境, 有人物, 有情节, 内容极丰富, 其奥秘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 。 不是一问一答, 而是几问几答, 并且寓问于答 。 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 。 “我”来到“松下”问“童子”, 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 而“隐者”外出 。 “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 。 “隐者” 外出而问其“童子”, 必有所问, 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 而写出“童子”的答语:“师采药去 。 ”从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 。 “我” 专程来“寻隐者”, “隐者”“采药去”了, 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 。 因而又问童子:“采药在何处?”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 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 把问句隐括在内 。 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 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 。 明明三番问答, 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 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 精简为二十字 。 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
"云深不知处"的全诗内容是什么?不知处, 即不知其所处, 意思是“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 “处”词义是“地方”, 在这里意思是“在什么地方, 在哪里” 。
“云深不知处”出自哪首古诗?云梦莲花坞应该是在湖北省荆州地区吧, 云梦泽, 又称云梦大泽, 中国湖北省江汉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总称 。 南以长江为界 。 先秦时这一湖群的范围周长约450公里 。 后因长江和汉水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 汉江三角洲不断伸展, 云梦泽范围逐渐减小 。 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缩小一半, 唐宋时解体为星罗棋布的小湖群 。 此后有的小湖逐渐淤平, 有的则有扩展, 洪湖就是在清中叶以后迅速扩展成的大湖 。 如今, 云梦泽古代湖泊群, 已消褪为一些相互分离的湖泊 。 洪湖那边的莲藕是最好吃的, 莲藕排骨汤, 莲子都是那边的代表性食物, 再联想一下魏无羡那恐怖的口味(嗜辣如命), 湖北人很能吃辣的, 也能对得上 。 至于姑苏云深不知处, 古代的姑苏就是现在苏州了, 他们去彩衣镇除水祟的时候有过描写:“彩衣镇水路贯通, 不知是小城中交织着密布的河网, 还是蜘蛛网般的水路两岸密密贴着民居 。 白墙灰瓦, 河道里挤满了船只和筐筐篓篓、男男女女 。 花卉蔬果, 竹刻糕点, 豆茶丝绵, 沿河买卖 。

推荐阅读